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
好的作文一般有清晰的開頭、主體和結尾,結構完整,層次分明。什么樣的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1
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花好月圓人團圓”的話語。悠悠大國有著千年歷史,祖先們給我們留下的節日文化深深地烙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今天是陰歷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人們會全家團圓賞月、祭月、拜月、吃月餅,這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中秋佳節,在團團圓圓的時刻怎么會少了團圓飯?在這天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會回家來和家人團聚,所以,每個人的臉上總是掛著滿意的笑容。團圓飯肯定就是所有的家人一起吃飯,桌上總會擺著豐盛的飯菜,有魚,有雞,有丸子,還有餃子,人們都講究葷素搭配當然桌上也會有一兩道青菜。每個人都會舉起手中的杯子,與他人相互贈送自己的祝福。
吃完團圓飯全家總會一起去外邊或陽臺間賞月,看到窗外的圓月,在外的游子也會用詩詞來抒發自己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家人抬頭仰望著皎潔的明月是多么得溫馨,幸福一下就涌上心頭。
賞月的同時要吃月餅,黑芝麻的、五仁的、巧克力的、玫瑰的、豆沙的……什么口味的都有,抬頭望著皎潔的月亮低頭吃著可口的月餅,是多么舒適啊!再和爸爸媽媽談談心,這大概就是中秋節的意義吧。
我們的節日不是桌上的觥籌交錯,更不該變成閉幕獨享的難得假期,幾塊月餅是代表不了中秋的,沒有親人的陪伴,忽視了這個節日所體現的精神,過節和平日又有什么差別?所以我們要重視傳統節日,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陪伴時間。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2
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
那時天還沒有黑我玩了一會兒。當我坐在山坡上往東邊一看,哇!月亮就象夕陽一樣紅,但這樣的紅中游帶著點橘紅色的樣子。
又過了一會兒夜幕初垂、明月東升皎潔的月光映照在大地上大地好象涂了一層銀灰銀光閃閃的好看極了。
我吃著月餅看著月亮仿佛在仙境里一樣。在這明凈的月光下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讓人心曠神怡呢?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3
月底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一直都是親人團圓的傳統節日。人們總要聚在一起,到外面去賞月。所以,今年中秋節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到公園賞月。
今晚,明凈的夜空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讓我們心情也特別愉快。平時偌大的公園今晚顯得特別的小,到處擠滿了一堆堆的人,我們好不容易在草地上找到一個舒適的地方鋪好一塊大布,把帶來的食物放在上面,然后各自找了一塊地方坐下來,靜靜地邊吃零食邊賞月,好似在向月亮姐姐傾訴。
過了一會,爸爸忽然對我們說:“要不要聽爸爸講一講中秋節的習俗呀?”我和妹妹幾乎同時從地上跳起來:“要,我要聽!”爸爸挺直了身體,開始說起了:“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就是要和親人相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中秋節人們一般會說關于中秋的謎語讓別人猜,或是念古詩回憶家鄉。”我聽了,鬧著讓爸爸說謎語,我們猜。
爸爸只好說:“那好吧,我說幾個。”“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我飛快地回答:“太簡單了,月。”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再來一個,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這個嘛。”我撓撓頭,答不出來,只好看著媽媽。媽媽也和我一樣,想不出答案。爸爸得意了“正大光明。”我不服氣了:“我也說一個,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打一字。”爸爸媽媽同時叫起來:“秋,中秋節的秋。”我不由得鼓起掌來:“太棒了,你們回答正確!”我心里不由的對爸爸和媽媽豎起了大拇指頭。
我們互相猜著謎語,彼此的歡聲笑語打成一片,吃著月餅,賞著圓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著在圓圓的月亮下吃著美味的月餅,真是一種享受啊。
既然是中秋自然少不了月餅,現在市場上賣到各式各樣的什么口味的都有,而且價格都很貴。可是我最愛吃的是我們家鄉自己做的月餅。每年一近8月份,附近村子里就有加工月餅的作坊就開始工作。媽媽這時候就會買面粉,油,葡萄干,瓜子,雞蛋,和糖。等都買齊了就會和鄰居一起帶著這些東西去鄰村打月餅。早上天還剛亮就走了,一直到下午才回來,說是人多的都排著隊,爸爸老說買幾斤不就好了,干嗎費這勁兒。媽媽就會說:“買的又貴又不好吃,里面的東西還不知道衛不衛生,咱們這用自己的東西,多放油和雞蛋,打出來的月餅又香又酥,多好吃啊,而且什么味的也可以做,比買的吃了放心多了”。事實正如媽媽所說,雖然樣子沒有買來的好看不過真的很好吃,每年媽媽都會打一大箱子,送給親戚朋友些,我們自己留些。大家都說好吃。我和哥哥每天放學后先拿一個月餅吃,真的是很好啊!今年媽媽身體不適沒有出去打月餅,鄰居打回來后給了我們幾斤,媽媽都舍不得吃,后來小姨又送了我們幾斤奶奶也給了一些,這樣,中秋有了月餅,我感覺才是圓滿的。
我們家鄉的中秋就是這樣的溫馨。它可以給我們帶來關愛和團圓。使我們大家更友愛幸福。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5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習俗則多種多樣,并且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煙繚繞,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焰熊熊,極為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為遠方的親人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6
一年有很多節日,有熱鬧非凡的春節;有莊重嚴肅的清明節;有綠化造林的植樹節;有歡聲笑語的兒童節;還有隆重壯觀的國慶節……然而,我最喜歡的是風清月朗、家家團圓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快樂的!這天晚上,奶奶、姑姑和姐姐到我們家吃團圓飯,一家人終于又幸福快樂的團聚在一起。吃完飯,月餅端上來了,有鳳梨、玫瑰、蛋黃、蓮蓉、肉松……各種美味的月餅。我盯著這些月餅,就像貓盯著快要進洞的老鼠。可是大人們還是在談笑風生,我和姐姐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真想趕快吃到月餅。這時,爸爸注意到了我們,便趕緊招呼大家吃月餅。我迫不及待的拿了個月餅往嘴里塞,嘴巴里鼓囊囊的,嘴唇上和手上沾滿了月餅渣。
中秋節是快樂的!吃完了月餅,我和姐姐圍在爸爸身旁,準備聽爸爸講月亮的`故事。爸爸拿起盤子里剩下的一個月餅,問我和姐姐:“你們知道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嗎?”我們都疑惑的搖搖頭,“那就讓我給你們講講吧!”爸爸說著便娓娓動聽的講起《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的故事:“中秋節吃月餅相傳于元代。當時,朱元璋聯合各路抗元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起義響應。起義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成功了。后來,徐達就攻下元大都,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的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一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留傳開了。”我們聽得入了迷,要求爸爸再講幾個,于是爸爸又滔滔不絕說起《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月亮女神》……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晚,雖然沒有月亮,但一家人團聚了,我心中的圓月就會慢慢升起。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7
我母親的家鄉是一個小村莊,也不過是十幾戶人家。母親常帶我去玩,所以這也是我的第二個家鄉。也許是因為人數不多,村莊里的-多都認識彼此,所以在這村莊里,許多過節日的方式都不一樣。
最特別的應是中秋節了,說是中秋節,還不如說是一場聚會。我們并不會像其他人那樣,一家幾口地呆在家里,圍著飯桌吃一頓團圓飯,而是會整個村莊的人都聚在祠堂吃上一頓,在席間談天說地,老的談談當年的社會,年輕的就說說現在的經濟,年幼的就在一起打鬧。那桌吃上一口,那桌也吃上一口,開心極了。我還記得有一次奶奶在酒席上說著叔叔第一次寫情書時害羞的樣子,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誰知叔叔聽到后就叫了起來:“可惡,媽,你怎么連這個也要說啊!”令大家笑得更開懷了。
吃過飯,大家都會從屋子里搬出凳子到村里的球場上坐,開始村里每年中秋的例行表演會。只見村長穿得不太正式地站到了中間,拿著用紙卷成的“麥克風”,笑得有點傻,他這樣子又引出了一陣笑聲。“各位聽我說,今年-偏要說要特別一點,所以我就決定用抽簽的形式讓人出來表演。剛才大家都把名字寫好放在紙箱了吧?我現在要開始抽啦!”
只見村長把手伸進小箱子,然后一抓,就拿出了一張小紙條,一看,說:“哎呀,我抽到我們村的老壽星。”話聲剛落,李奶奶就站了起來,她今年已是90高齡,但走路還很穩,她站好了,大聲說:“我給大家唱只歌吧。”奶奶唱得可真是中氣十足!后來又抽了五六位,大家都興奮極了。
終于到了最后一位了,村長拿出紙條一看,說:“呵,我抽到了城市來的小伙子啦!”“哥,你的小提琴我拿來了。”可愛的表妹笑著說。哥哥看著周遭的人,發現已無退路,只好硬著頭皮上,匆匆地拉了一曲就走了,也許村里人沒聽過提琴演奏,所以聽得特別認真。哥直說倒霉,其實是我和姐多寫了幾個哥的名字,不抽中才怪呢。
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機會在家鄉過中秋節了,但那時歡樂的笑聲我應該一輩子也忘不了。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8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9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樣的圓。人們總是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圓。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處,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許多人由于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征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小時侯,媽媽總給我講嫦娥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總向往著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過去,就會教育那時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沒什么嫦娥,月球上沒有水,溫差很大,根本無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是挺可愛的。我還是給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間吧!
在這圓月之夜,我們送給每一個人愛的祝福。正是這愛讓月亮變得更圓、人變得更親。
中秋節經典初中作文篇10
“月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動聽,花好月圓人還慶,溫暖康泰萬家心。”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剛好也休假在家。中午我們去盛百味吃團圓飯。
從我記事起,這是爸爸第一次在家過中秋。我們一家人提前到了預定好的房間。今天人真多呀!有爺爺、奶奶、姑姑、哥哥、還有弟弟。每個人都笑呵呵的,非常快樂。尤其是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孩子都聚到一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興的就是我了,因為可以飽餐一頓。有許多菜是我喜歡吃的,如魚香肉絲、宮爆雞丁、素三鮮、魚頭泡餅、燜鍋燉排骨等。
魚香肉絲一上來,我伸筷子就要夾,爸爸從旁邊偷著用手打了我一下,另一只手舉起杯子,說:“今天是中秋節團圓的日子,我祝爸媽身體健康、笑口常開。”沒等爸爸說完,我的筷子又伸過去緊著吃了一口魚香肉絲。咂摸著味,一看弟弟口說都流出來了。他看我開始吃他也喜歡的菜,一下站起來把盤子端過去往碗里扒拉。挨著他的哥哥趕緊說:“都不要搶,一人夾一點,都有份。”爸爸也跟著說道“吃飯要有個樣,讓著弟弟點。”我們才停止搶菜。
當我吃得正香的時候,媽媽看著爺爺奶奶給我使了個眼色,我馬上明白那是讓我給爺爺奶奶敬酒。于是,我端起飲料代酒,對爺爺奶奶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福如東海,永遠快樂。”然后雙手端著飲料一飲而盡。爺爺奶奶看著一大家子樂得合不攏嘴。
等吃完飯,爸爸去買單,可姑姑搶著跟爸爸爭。這時,奶奶不高興了:“都別爭了,今天我買單。”在他們爭論的時后,媽媽悄悄地去把單結了。反正我才不管他們誰買單,我吃飽就行了。
然后,大家又一起去奶奶家吃月餅、聊天,我們幾個小輩在一起玩象棋,在楚河漢界上殺得昏天黑地。
這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中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