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
寫作文需要搜集材料,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閱讀和分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好的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供大家參考。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1
人們都常說:“做了一件好事,就像是吃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心里甜滋滋的。”今天,我要把這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摘下來。
10月2日,正是重陽節,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本應該是我們孝敬長輩,如:奶奶、爺爺、外婆、外公。但是,爺爺奶奶住在江西,我只能用電話表達我的心意,外婆住在建陽,路程近,又燃燒起了我的心。我問媽媽可以去建陽看外婆嗎?媽媽說:“國慶節本是一家團圓,少了你不行。”我說:“明天就是重陽節,我想給外婆送上我的祝福。”媽媽答應了,但媽媽要上班,不能請假,讓我自己去。我把媽媽給我的錢到超市去給外婆買了一份禮物。
中午,我吃了飯,睡了一個美美的的午覺,醒來已經是兩點了,媽媽送了我上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建陽,下了車,又上了16路公交車,因為外婆家在五里樟。到了外婆家樓下,我聽到一聲親切的叫聲“小旭”,我抬頭往上看,那是外婆和妹妹。我跑了上去,外婆迎了下來,緊緊地拉著我的手,問這問那,高興得合不攏嘴。到了家里,外婆拿出許多好吃的給我吃,還給我買了禮物,我好感動。
晚上,外婆給我們做了雞、鴨、魚等許多好吃的,可把她累壞了。本來我是來看望外婆的,沒想到卻增加了外婆的負擔。外婆身體不大好,前不久,腰痛的-病又犯了,我發現她時不時的用手捶打著腰,我勸外婆歇一歇,可她卻忙得不亦悅乎,怎么也停不下來。時間像溪流一樣,過得好快。吃完飯,我正準備給外婆送上祝福時,妹妹搶先了一步,妹妹祝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也不甘示弱,緊接著說“祝外婆老當益壯、笑口常開。”并送上我親手做的賀卡和暖手寶,外婆高興極了,她說,只要能見到我們,她的病就好了大半,她根本不需要什么禮物。是啊,老人不圖什么,他們圖的只是兒孫能常陪伴膝下.我想今后我要多來看看外婆,多陪她說說話,聊聊天,人能來比什么禮物都好。晚上,我提出幫外婆洗腳,外婆答應了,我覺得這是我為外婆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了.
這一天是我最難忘的,也是最開心的一天。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2
給爺爺奶奶的禮物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里,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里,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么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去不發霉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只小魚暖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暖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周圍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去。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3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父母生命的是父母的父母——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重陽節快樂。——題記
又是新的十月,又是新的重陽節,又是新的記憶,我找出早被丟棄在一旁的毛線和已經織了一半的圍巾,像是被打開了塵封多年的記憶。不知多久以前,我曾說在重陽節的時候要送姥姥一條圍巾。煞有介事的織了一半后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很沒有耐心。最后這條“半成品”就和那半卷毛線一起塵封在了記憶里。
直到今天,媽媽提起今天是重陽節,然后打電話祝姥姥重陽節快樂時我才想起,原來又一年過去了。
下午,和媽媽一起去大姨家看小外甥,從大姨家回來,媽媽又從小外甥聯想到了我小時候。媽媽說,我小時候最喜歡我的莫過于姥爺,小時候我喜歡聽歌,姥爺總是會一遍又一遍的放給我聽,只可惜,姥爺走的早。
這一點在我的記憶里是清楚的,從我落地時就沒有爺爺奶奶,爸爸經常出差,只有媽媽一個人照顧我。媽媽貧血,所以姥姥姥爺經常幫忙。其實記憶中的姥爺,我是熟悉的。記得,姥爺很和藹,總是會在我玩的時候看著我笑,總是會護著我。但關于姥爺最后的那一段記憶,卻是模糊的。
我只記得,姥爺走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哭,我卻全然不知發生了什么。才三歲的年紀,我能知道什么?后來媽媽告訴我,姥爺走了。姥爺去哪兒了?他不要我了嗎?我還要姥爺給我放錄音帶,我還要和著伴奏唱歌,我還要講故事給姥爺聽。我問媽媽,姥爺是走了嗎?什么時候回來呢?爸爸去出差了,那老爺去哪兒了呢?去找爸爸了嗎?
直到五歲,我才意識到那個慈愛的姥爺已經真的離開了,但我沒有傷心也沒有難過,我相信姥爺會在天國,看著我。
媽媽爸爸每每提到姥爺時,總是會對我說:“你小的時候,你姥爺總是說,‘是塊好玉呀,就看你們怎么雕了’。”我每次都是笑笑,這句話從小到大我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我相信生命是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的,我也相信姥爺會在天國上看著我。
現在的我,有著令爸爸媽媽驕傲的成績,有著令哥哥姐姐羨慕的人氣,有著令我最引以為豪的文筆和朋友們。姥爺,您說的沒錯,我沒有讓您失望,希望,您可以聽到,我對您的祝福,姥爺——重陽節快樂。
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重陽節快樂。
此時此刻,我正在用手下的筆記錄著對您的思念,不知道這份思念,能否寄送到……天國……
我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在青春的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姥爺,您看到了嗎?
看到的請留下你的腳印吧!幫我把這份思念寄到我們遠在天國的親人們!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4
尊老愛老、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成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元素,是中華民族傳承的孝道文化。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馬上就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姥姥,但送些什么呢?送個大蛋糕?送一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姥姥做件事吧!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體現我的一份孝心啊!
晚上,我主動提出要去姥姥家,媽媽便開車帶我去。姥姥打開門,驚喜地看著我,我撲進姥姥懷里,說:“姥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姥姥疑惑地說:“你的生日不是已經過了嗎?”我嘻嘻一笑,說:“今天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祝姥姥節日快樂!”姥姥故意眉頭一皺,說:“唉喲,我成老太婆嘍!”我們都笑起來,姥姥臉上舒展的皺紋像是一朵盛開的菊花。
我送給姥姥的禮物是:為姥姥洗腳。姥姥一開始說什么都不愿意,后來在媽媽的勸說下才坐下來。
我端來一盆水,用手試試溫度,把姥姥的腳放進去,輕輕搓著。姥姥的腳很粗糙,腳后跟干裂,大拇腳指還有些變形,這是常年累月干重體力活造成的。我邊洗邊對姥姥說:“姥姥,你平時有什么好吃的都給我留著,自己卻舍不得吃。我過生日時,媽媽都忙忘了,是您把我從學校接回來,給我買了生日蛋糕,做了好吃的。老師說愛要大聲說出來,姥姥,我愛您!”我抬頭一看,姥姥笑著笑著竟然流淚了……看著姥姥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么簡單的事,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
重陽節,一個讓我們孝順老人的節日,一個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個有愛就要表達出來的節日。我祝愿所有的老人都身體健康,開心幸福!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5
涼爽的秋風在天地間飄蕩著,吹來了色彩繽紛的秋天,吹來了這九九重陽日。
重陽節這天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床上拉起來:“起來了,今天是重陽節,我們去爬紫金山吧!”對啊,重陽節不是有登高的習俗嗎?我立馬從床上爬起來,換好衣服吃完早飯,隨著家人一起來到了紫金山。
走在人行棧道上,一股菊花的清香撲鼻而來,原來路旁的菊花已開了大半。有的還只是一個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但已經挺立在路旁,似乎在驕傲地炫耀:看,我多了不起,馬上就要綻放了!有的剛開放一點兒,從落葉堆里費勁地擠出來,還用手臂遮住自己嬌嫩的臉,生怕落葉擠著自己;還有的已經完全盛開,肆意伸展著纖長的手臂,笑臉在秋風中綻開,歡樂地迎接秋天的到來。
棧道旁的亭子里,老人們聚在一起,悠然自得地聊天、下棋。亭子邊,還有一群頭上插著茱萸的孩子們正你追我趕地嬉戲著。在這個秋的時節里,大家都顯得那么快樂,涼爽的秋風和著菊花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俯瞰,整個被節日氣氛籠罩的南京城盡收眼底。我想,當年的王維看到的,也是這樣一番秋意盈盈的場景吧!當然他更多地是涌現出“佳節倍思親”的愁緒。是啊,雖然節日已經來臨,但不能與家人共享這美好的時刻,怎能不令漂泊在外的游子心酸呢?但回過頭來想,雖然身在異鄉,但有家人牽掛著自己,這不也是游子最大的欣慰和幸福么。
涼爽的秋風在天地間飄蕩著,帶走了這九九重陽日,卻留下了人世間最美好的祝愿。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6
古人們把九字看成陽數,九月初九有兩個九字,重陽,所以從以前開始古人把重陽節當做一個吉利的節日過。再重陽節的時候,有的地方會登山,有些地方會去看望老人……所以重陽節又叫做老人節。老人節顧名思義是要關愛老人,尊重老人。
袁老師還給我們看了一段采訪單身老人的視頻,竟有一位阿姨自己生活了二十五年!讓我很震驚,那阿姨肯定很孤獨……
讓我看見了老人們孤單的一面,雖然有朋友,但又有幾個能真心陪著你?那些老人們都好孤單,沒有人陪他們講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來承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讓我看見了我們以后的樣子,讓我對老人多了一份尊敬。
這堂課也讓我懂得了老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們也要愛護老人。明天就是重陽節了,我想對遠在家鄉的奶奶說:“奶奶,你一個人肯定很孤單。但是你周圍有很多親朋好友,祝你長命百歲,腿部的上快點好起來!”
重陽節讓我們祝福周圍的老人健健康康!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7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在這一天,人們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在漢語里,“糕”與“高”同音,”,人們會用“吃糕”代替“登高”,祝愿百事俱高。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最高的有九層,像一個塔。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當然,人們也會喝一些菊花酒。女人會把茱萸插在頭上或掛在門口,可以避難消災。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8
又到重陽節了!今天下午,我們班上開展了做重陽糕的活動,大家十分開心。這個活動既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又培養了我們自己的動手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活動一開始,成老師讓每組一個同學把糯米粉袋子和糖袋子都撕開,并指揮我們往不銹鋼盆里倒糯米粉和糖。我們組的高楠同學一下子就把袋子撕開一個大口,袋里的米粉統統往盆里倒去。做完準備工作,糕點師傅便過來給我們的糯米粉加水。小組里的同學迫不及待地卷起衣袖,干什么?不說也知道——和粉唄!大家迅速地揉了起來。七八雙小手不一會兒就粘上了許多面粉。一會兒,米粉已經被我們攪拌的粘起來了,一塊一塊的,再看我們的小手,像做手指游戲似的,七上八下,上下翻飛,真是熱鬧極了!揉了一陣子,面粉又揉干了,于是我們一組的人十分焦急,怎么辦呢?只有再去請糕點師傅了。好不容易,將師傅拽到了我們組,她看了看盆里的米粉團團,又往里加了些水和油。嘿,有了師傅的幫忙,我們揉得更加快了。我們把糯米粉揉得又稀又粘,就像融化了的冰激凌。然后,又往里加入了紅紅的棗泥。啊!真是好誘人啊!過了好一陣子,終于和好了。
到了下午第三課,我們的棗泥重陽糕已經烹飪出爐了!我們的口水直流,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跑去領著“果實”。剛開始還以為自己第一次做的重陽糕很難吃呢,但當我真正品嘗到了,覺得香甜可口。慢慢咀嚼,棗香四溢,粘粘軟軟,還真是好吃。我感受到了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
品嘗完自己組的杰作后,我又去領了其他組不同口味的三塊重陽糕,準備打包回去給爺爺奶奶品嘗美味,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一番心意,感受我們帶給他們的特別的幸福!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9
丹桂飄香,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富陽區實驗小學虎山校區的同學們,組成“陽光”假日小隊,走進區中心敬老院,開展了重陽節主題活動,與敬老院的100多名孤寡老人進行了互動。
孩子們為老人帶來了豐盛的水果、茶葉,并現場發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中;接著,孩子們即興為老人帶來了豎笛表演、歌唱、拉丁舞等多彩的文藝節目,贏得了在場老人的陣陣掌聲。老人們看著表演,吃著水果,坐在秋日暖暖的陽光里,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文藝表演結束后,假日小隊的隊員們跟老人自由互動,陪老人聊天,為老人捶背,老人們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我作為富陽日報的小記者,采訪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員錢阿姨,錢阿姨介紹說,目前富陽區中心敬老院主要是接收富春街道、春江街道、東洲街道、春建鄉的五保戶老人,所謂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而這些老人,大多是屬于無兒無女,身體或精神有疾病的,因此,照顧這些老人的起居是每天的日常工作。當我問到,目前在敬老院最困難的事是什么,錢阿姨面露難色的說:“工作累倒不是主要的,最難的是與這些老人的交流,有些老人對我們的工作不理解,會產生很多的誤會。”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社會上老人的供養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明白了照顧老人這項工作的辛苦;同時,通過跟老人聊天,也意識到,我們不僅應該關注老人的生活,而且也要關注老人的精神。
最后,活動在孩子們的祝福聲中結束。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在同學們之間能產生影響,讓更多的人更加關注老人。而我們的假日小隊,也會繼續開展活動,讓陽光和溫暖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迎重陽優秀活動征文篇10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的節日。
這天中午,我帶上糖果,到奶奶家去。一見奶奶,我先雙手送上糖果,說:“奶奶,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我祝你節日快樂!”奶奶一聽,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地說:“棒棒真乖!真乖啊!”我握住小拳頭,在奶奶的背上輕輕地捶,一下,兩下,三下……奶奶轉過身子,把我抱了起來,并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
我問:“奶奶,爺爺呢?”“可能去地里干活了吧。”奶奶說。剛說完,爺爺騎著車子回來了。我想:果然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我馬上迎上去,說:“祝爺爺節日快樂!”爺爺起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奶奶就告訴他今天是老人節。爺爺高興極了,對我說:“謝謝棒棒!”“不用謝!”我就把糖送給了爺爺吃,還拿起掃把認認真真地掃起了地,爺爺奶奶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我得知阿太在大奶奶家,就拔腿向大奶奶家跑去。阿太和大奶奶正在屋里剝棉桃,我對她們說:“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我祝阿太和大奶奶節日快樂!”阿太年紀大了,耳朵有點聾,沒聽清楚我在說什么。大奶奶大聲對她說:“今天是老人節,棒棒在祝你節日快樂。” “哦,是這樣啊!”阿太笑了,“我老太婆耳朵聾了,沒聽見啊!”我把阿太扶到椅子上坐下,輕輕地給她捶背、敲肩,阿太高興得兩只眼睛瞇成了縫,連聲說:“棒棒太乖了!哈哈哈!”說完,又拿出兩個又香又甜的紅蘋果,一定要給我吃。我高興地收下了,并說:“謝謝阿太!”然后,我就幫大奶奶剝棉桃,樂得大奶奶也直夸我乖。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一邊吃著阿太送給我的蘋果,一邊想:在外婆家,我也一定要好好表現自己,讓外公外婆開開心心地過重陽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應該用實際行動關心老人,孝敬老人,讓夕陽更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