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話題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話題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話題作文 篇1
在我們家鄉,從臘月初八起差不多就開始過年了,人們都陸陸續續開始準備年貨了,大街上也多多少少擺起了賣春聯、門神畫的攤子。雖然還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過年,但從人們的忙碌中,照樣也透露出了一種濃濃的年味。
臘八過后,最重要的日子應數臘月二十三了,聽大人們說,這天要祭灶神,還要烙祭灶燒餅。是那種很小的糖燒餅,小孩子們最愛吃。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到大年三十了,也就是除夕,街上就更熱鬧了。下午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上墳祭拜祖先。到了晚上,就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了,那就是守歲,在這天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熬夜到凌晨,到了十二點就陸陸續續出現了鞭炮聲,印象中,奶奶這時也開始和面包餃子了。對于小孩子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放炮仗,孩子們總愛拿些花花綠綠的炮來放,小孩子也不例外,他們甚至比有些年齡較大的孩子還喜歡放炮。
到了大年初一,就要去給長輩們拜年,領壓歲錢。中午就要全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初二到初四,大都是去親戚家拜年。這期間小孩子總愛跟著大人一起去串親戚,因為可以領到很多的壓歲錢。
總之,家鄉的春節雖與其它地方大致相同,但始終有一股家鄉的濃濃的年味。
春節話題作文 篇2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我高高興興,大家今年都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在鞭炮聲過后,就開始吃早餐了。吃過飯后,我出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樣樣俱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具: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喲!
春節話題作文 篇3
今天是除夕,是中國最大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好日子。下面我就為大家講一講我的除夕是怎么過的吧。
今年,我們在外公外婆家過除夕夜。到了外公外婆家,媽媽提議今年的團圓飯吃餃子。于是,我們就分工負責,準備了起來。包餃子有四個步驟:和面、搟皮、拌餡、包餃子。這次,我試了一下搟皮,因為我看到外婆很快就能搟出一張又平又圓的皮,以為很容易。可我一上手,就和我想得完全不一樣。每一次我搟的皮總是厚薄不均,奇形怪狀。這時,我才正真體會到,原來做事這么不容易啊!
吃過團員飯,我們回到家,看起了春晚。今年,我們換了一個大電視,圖像和顏色比起舊電視好了很多,我看得可帶勁了。其中,我最喜歡小品《真假老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民真正需要的不是錢,而是關愛和陪伴。在這個除夕夜,我能和爸爸、媽媽陪在一起,真是幸福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經到了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默默祝愿國泰民安,生活幸福。
春節話題作文 篇4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臘日”,既后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后,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節是我國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楞,正月實一古稱無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開始。開始來了,萬象更新,愚意著新一輪的播種收獲時節又要到來。人們沒有什么理由不來歡歡樂樂的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日來臨之前就早早的在門簾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期待著節日的來臨。
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但“年”一“過”卻恰恰相反,會萬物生長,鮮花遍地,生機勃勃。“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用紅紙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貼春聯的習俗。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圣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是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的慶祝則以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污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放鞭炮,除夕“守發”等儀式,正月初一晚輩要向長輩拜年,然后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等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話題作文 篇5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春節話題作文 篇6
“瑞雪兆豐年!”這場大雪連下了兩三天。我戴上了手套,準備下去堆雪人。
下雪后,整個世界幾乎是白茫茫的一片。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我走進了草坪,找到了合適的地方,就開工了。我來拿雪,媽媽堆,眼看著雪人的身體就快堆好了,我也不忙著拿雪了,也和媽媽一起來堆雪人。可誰知,我一拍,就引起了“雪崩”,快堆好的身體,又變成了一小半,我又急忙跑去拿雪。終于,雪人的身體堆好了。我團了一個大雪球當雪人的腦袋。
我又去找了兩根樹枝,當作雪人的胳膊;還找了兩顆差不多同樣大小的石子當作雪人的眼睛,可鼻子怎么辦呢?我先跑回去把樹枝和石子送給了媽媽,媽媽也在為雪人的鼻子發愁。我從地上拿起了一點雪,團成了球,安在了雪人的腦袋上。媽媽也把樹枝插在了雪人的身體上,我把石子“嵌”在了雪人的腦袋上,還給雪人畫上了嘴巴、扣子。
從遠處看,雪人穿著潔白的衣服,兩只又黑又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圓圓的鼻子下是一張微笑著的嘴,兩只手伸著,好像在說:“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我們回家后,從樓上向下望,一個雪人挺立在這風雪中!
春節話題作文 篇7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春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為了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在外工作的人們也趕回來吃年夜飯,大家歡聚一堂。
夜晚,到處都放煙花,夜空中點點明光,孩子們欣喜若狂,大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喜氣洋洋。
春節讓中華兒女普天同慶!
春節話題作文 篇8
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臘月29下午,爸爸忙著貼春聯,我和弟弟忙著幫爸爸抹漿糊,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上了喜慶的春聯,上聯是“銀蛇攜福氣”,下聯是“紫燕舞春風”,橫批“新春大吉”。我們很快就貼好了春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非常開心。在大門的兩旁爸爸還掛起了兩個大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除夕早晨,我穿上新衣服,就和弟弟看爸爸放鞭炮。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從我們耳朵里穿過,像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們開心極了。夜晚,我們吃過晚飯,我就和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非常好看。
大年初一我剛起床,就發現枕頭底下有壓歲錢,弟弟也有,我們開心的笑了,接著我們吃完餃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爺爺奶奶,就給我們壓歲錢,還把好吃的都拿出來了,給我們吃,我們都非常開心。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春節話題作文 篇9
我想,在中國最隆重而又盛大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吧。在春節期間,大人們都備享人間香火。借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在遠處的親人們也是早早的趕回家,全家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兒童們也盼望著這個節日,因為他們會收到長輩的“壓歲錢”!
在春節的前幾天,家里總是很忙碌,不僅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干凈,還要買很多的蔬菜,因為春節期間人們都在過年,多買點蔬菜省的沒菜吃。有時候我也會看到爸爸媽媽把幾袋裝滿饅頭的塑料袋提回家,還要在高壓鍋熬肉,還要凍豬蹄,原因同上。離我們家最近的大姨會給我們家送來“花饃饃”。當然,每個家庭都會買上適合的衣服,新年新氣象嘛!這個時候商場人流如潮,門上都倒貼“福”字,撕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節日的喜悅的氣氛感染著人們…。
忙忙碌碌的完成這些煩躁又喜慶事后,差不多就開始守歲了,說實話我并不是很喜歡守歲,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我很懶,從小到大守歲幾乎都沒成功過,頂多就是吃完年夜飯迷迷糊糊的睡著了,早晨醒來啥也不知道。雖然不喜歡守歲,但我還蠻喜歡春節聯歡晚會的,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其樂融融的,因為我們家離許多親戚的家比較遠,湊到一塊不容易,所以只能用用手機發發短信,打個電話,互相傳遞著祝福。也算心到了吧。
被鞭炮的聲音驚醒以后……春節來了!1月1號!結束舊年的最后的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雖然帶著一絲不舍,但還是為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感到愉快!拉開窗簾,淡金色的陽光灑到地板上,沖著陽光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在心里默許一定要把舊年不愉快的事統統忘掉,在新的一年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也許這個愿望很簡單,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吧…。
聽見一陣敲門聲,一定又是四叔了吧,幾乎每次春節都是他來叫著我們一家出去拜年,而幾乎每次來叫我們家時“三條懶蟲”差不多才剛起呢!第一次時有點過意不去,一次次后反而覺得沒什么,都是一家人嘛!四叔來了一會,嬸子和弟弟也一塊來了。準備去拜年,在路上爸爸媽媽囑咐我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那兒可別要壓歲錢,你不小了”這時候我會撇撇嘴回擊一句“給了壓歲錢也不是我的啊,還不是都被你們拿去了,哼。”這時候爸爸媽媽也無言以對,的確是這樣啊……即使我這樣說心里還是明白的,我的確不小了,別家給了壓歲錢,父母不還是要給別人的嘛……就這樣互相交換也沒啥意思。拜年的途中看到了滿地的紅色鞭炮,空氣中彌漫的一種燃燒過得氣味,這應該算是“鞭炮污染”吧,都知道這樣會污染空氣,但還是要遵守傳下來的一種規矩啊……拜年時,我才發現我好想對那些親戚都不熟,還得爸媽提醒我“趕緊叫奶奶啊”“快叫嬸嬸”……我雖然一臉迷茫,但還是禮貌的問候。一連下來,我雖然認識了不少親戚,但是我的腳啊……好累,這個時候我是有多么羨慕我弟弟被嬸嬸抱著啊…。但想想我的體重還是算了吧。
晚飯是在四叔家吃的,不管叔叔和爸爸喝的多么醉,媽媽和嬸嬸拉了多少家常,還是弟弟非讓我跟他玩多么幼稚的游戲。我都覺得,在這個新年的第一天,不管做什么都是愉快的,幸福的,而又平凡的……
春節話題作文 篇10
在我的家鄉里,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在每個節日的背后,都藏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春節就是其中的一個。春節是我國最熱鬧,最盛大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一般稱它為“過年”。
關于“年”,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年”是民間的兇獸,異常兇猛,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它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為了趕走兇獸“年”,人們便穿上紅色的衣服,在自己的房子的門上貼上大紅色的對聯,還在屋外放鞭炮,敲鑼打鼓,“年”獸果然不敢上岸了,人們便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
因此,以后每逢春節,人們總是要穿紅衣服,放鞭炮,敲鑼打鼓,貼紅對聯,以此來迎接新的一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在我的家鄉,“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前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一直持續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結束。
守歲達旦,喜帖春聯,敲鑼打鼓,送舊迎新的活動非常熱鬧。春節是我國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可以說,春節是中國最熱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