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作文 篇1
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的如煙的春紗,我望那些打傘、匆匆避雨的行人,不由得想到:為什么要躲藏呢?讓我們的身心一起來感受這春雨帶來的清涼吧。于是,我收起傘,走進雨中,細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只有一種親切、清新的感覺……
可那種“萬般愁緒涌上心頭”的感覺,卻在四處蔓延。這是自然。有誰會在清明的時候大肆祝賀些什么呢。即使真有,大家也會覺得比往日少了寫什么,又多了些什么。
抬頭望天空,不禁朦朧了雙眼。曾經那么疼我的曾祖父現在可還好?他,也有在想我們嗎?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會說,人走后,會化作深邃夜幕里繁星中的一顆。星,總在不停地閃爍,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越來越亮。讓你睜不開眼睛。可是,那種感覺,很親切,如同離去的人重新又回到自己身邊一般。
望夕陽的最后一抹余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雨,斷斷續續地下,回過神來,才發現臉龐不知何時已留下兩道淺淺的淚痕……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又至。我雙目熱淚溢流,兩膝并跪于母親墳前:“媽,我來看您了”。
母親對我的呼喚拒言不答,是因為薄薄的土層,將我母子分隔為有來無往的陰陽兩界。
跪于母親墳前,仿佛已于母親相相面坐,我的腦際間清晰的浮現出,三十多年前,母親離我而去前的音容。
母親蒼老的臉龐中,始終潛隱著剛強于聰慧的個性。母親一雙干枯的老手,是撫養兒女們辛勤奉獻的鐵證。
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母親為掙得,只有參加生產隊勞動,每天才有的貳兩補貼糧票。強忍著纏足后,小腳的疼痛與不便,竟與頂天立地的大男子漢們一起“鋤禾日當午”。讓當今人不可想象的是,母親還曾參加了村南的水壩建設和村北的梯田修造。
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在我剛記事時,一場急性肺炎襲到了我。也是母親背著我,與纏我的死神,跌撞賽跑在平仄泥濘的求醫鄉間道。
在后來的生活中,只要想起這些往事,我的心間就滴血。心痛母親為了我和我的家人,母親憑一雙纏足小腳,走過的無數艱辛之路。
母親的艱辛經歷,真讓我難以想象和不堪回首。
母親一生剛強的個性,不只顯露于日常勞作,就臨終事宜也是如此依然。
那年的春節前夕,我回到了母親的身邊說:“媽,你還是到我家過年吧。”
“不,春節媽就不去了,如節后不死,可到你家住一陣。”
母親的話驚的我心顫身抖。我心里埋怨著:怎么能這樣說呢。
可轉念一想,母親老了,多慮也是常情。
不過母親的身體,年輕時不好,常是前半個月拜神,后半個月又送鬼;上午看了坐堂名醫,下午又問串巷郎中,可不知為何,在母親桑榆晚年中,即不拜神送鬼,又不求醫問藥,身體卻無疾漸安。所以,我也沒有把母親的話往心里去。
年二十九的夜里,母親在我大哥家只說:肚子有些不舒服,硬要讓我大哥把母親早已自己備好的壽衣拿出來穿上。
這讓我大哥很是生氣,大過年的,怎能只因肚子不舒服就要穿壽衣呢。
可母親堅持說:“我心里有數。”
穿了壽衣后,母親又說:感覺有些累,想睡覺。
不久,母親就發出了平時睡覺時少有的呼嚕聲。
天亮了,母親雖身軟存溫,可早已沒有了脈搏,停止了呼吸。
母親的走,給兒女們留下了不盡的痛斷腸,悲裂膽的傷心。
我雖然傷心萬分,可我從不以為母親離我而去,這三十多年間,母親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腦際一刻也沒有離去,我仿佛還能聽到母親走后的語音,我仿佛還能覺到母親離去的身溫。
我們母子相濡以沫,生死相依。
母親雖生活在世代目不識丁的布衣耕者中,卻聰慧過人。
一次,母親遇到了件不好決斷的棘手難事,竟脫口流言:“我心里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再有,一次母親懷疑我與鄉童干了壞事,就對我斥責道:“不可與他人同流合污。”
母親嘴里的時髦詞匯,驚的我目瞪口呆。時至今日,我也沒弄明白,目不識丁的母親,腦子里怎能裝下如此多的好詞匯,并且應用又是那樣的恰到好處。
我小時常與鄉童念: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歌謠。
那天母親撫摸了我頭說:“孩子,你不只能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你還會趕上坐飛機,開轎車的好時光。
眼前的生活讓我堅信,母親原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
幾十年來,我將這些已逝往事和對母親的思念,寄托于每年一度的清明節。
去年清明節的晚上,我只在住處的馬路邊,學他人,用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個圓。這個圓算是為母親違章建起的物品臨時寄存處或是快遞站。
我將供品放于圓內,將冥幣燒于其中。我的心也隨著供品的芳香飄向了故鄉母親的墓前。燃燒著冥幣的熊熊烈焰,也招喚著遠方土層下的母親。
可我直等到燃燒冥幣的火滅煙盡,也沒看見母親從灼熱的紙滅中,提取那沉重的銀兩。
這真讓我有點感恩無門了,好后悔當初沒有“常回家看看”,也沒有幫助母親“涮涮筷子,洗洗碗”。
今日清明,一束鮮花放在母親的墓前,我又要向母親訴說,對母親的感恩與思念了……
清明作文 篇3
在這個暑假,我去了很多地方。但一直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
就是最有特色的清明上河園。
張擇端畫家用他手下的畫筆淋漓盡致的刻畫了當年北宋時期城市生活的面貌,讓人覺得栩栩如生。進入清明上河園,仿佛當年北宋的城市素顏又重新浮現在眼前。整個園內散發著古老的氣息,引入我們走向深處……
初入園內,高大的古老建筑以及數不清的身著古裝的人們令我眼花繚亂。精彩的表演更是讓人時不時的叫好:楊志賣刀、梁山好漢劫囚車、包公巡河等。驚險、刺激、搞笑的表演引得觀眾席上的掌聲頻頻響起。笑聲、掌聲、歡呼聲、叫賣聲交織成一首動人的進行曲,給清明上河園增加了色彩。
在我認為,最有趣的莫過于清明上河園的斗雞表演了。只見工作人員抱來三只強壯的大公雞,分別取名于一號雞、二號雞和三號雞。比賽還沒開始,一號雞已有些不耐煩。展開雙翅,用惡狠狠的眼神看著二號雞。二號雞也不甘示弱,伸長脖子,朝天長嘯。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而三號雞卻對它們的這些威脅不理不睬的。
終于,比賽要開始了。首先上場的是,一號雞與二號雞對陣。兩只雞先是盯著對方,邁著沉穩的步子走了幾圈后。兩只雞突然騰空一躍撲騰著翅膀對戰起來。在大戰幾個回合后,還沒有分出勝負。這時,一號雞突然向二號雞沖了過來;說時遲那時快,二號雞趁機往旁邊巧妙地一閃,伸長脖子狠狠地咬了一號雞一口。疼痛使一號雞后退了幾步,但它仍強忍著疼痛站了起來。二號雞趁熱打鐵,騰空一躍朝一號雞猛撲了過來。一號雞嘴邊似乎閃過一絲微笑,閃到一邊;二號雞剎不住車一頭栽了下去。
第二輪,是一號雞和三號雞對戰。比賽開始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畫面出現了:一號雞沒等三號雞反應過來就直接沖向它,三號雞躲閃不及,直接被沖下臺。這時觀眾席上掌聲響起,為一號雞的堅強、機智、聰明。
精彩的斗雞表演結束了,而我卻仍然沉浸在剛才的氣氛中……
清明上河園向我們展示出來它那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數不盡的中外游客。古老的建筑散發著古代的氣息,精彩的表演讓你身臨其境,古裝的人們如同夢回北宋時期……清明上河園猶如一個夢幻的城堡,成為人們心里向往的地方;清明上河園,用任何語言來形容它,都是多余。只有自己真正去過了,才能領略到它獨特的風格與魅力。
清明作文 篇4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若燃盡人亦老,清明至哉。
“嗒,嗒,嗒”,鞋子叩擊青石板的聲音依舊清晰可辨,只不過,比往年沉重了些許。黑色的寬大衣袍連同黑色的布鞋令我很是難受。一路上,族人間都只是默默看一眼,誰也沒有說一句話,只不過,大家的心事彼此都了解。是啊,又是選簽的時候了。
“鐺,鐺,鐺,祖上保佑。”奶奶低聲嘀咕后,將手中的搖鈴輕輕倒扣在石板上,將三個不同色彩的陳舊木塊放入了一只赤色大碗中,左右搖動幾下后,便一臉鄭重地放在了供臺上,向我們掃了一眼。姐姐、弟弟和我都意會了,結果,摸出的結果還一樣,我,依然是綠色的木塊,是被老祖“保佑”的木塊。
“又是她呢!”“是啊,老祖生前就喜歡她一個。”“唉,雖迷信,但也太巧合了吧!”“是呢……”族人們紛紛議論,而我,卻握著那塊綠方塊,想出了神。
是的,老祖生前最喜歡我,但那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我的記憶里,唯一迷迷糊糊關于小時候她的回憶的,是她的桃酥與大蒲扇。她的桃酥是我曾經最喜愛的零食,據說,是她一個人跑了很遠去大麒麟閣買的,因為她說過,那兒的桃酥最符合我的口味。夏夜在她的大院中納涼,她也僅是抱我一個,為我搖扇驅蚊,并不講故事,也不曾唱過一首歌謠。就是那么慢慢地搖哇,慢慢地搖,至我眼前朦朦朧朧,至我沉浸在夢鄉。我記不清她的臉,多少歲的呢?可否滄桑,可否有皺紋?
雖是如此,可她第一個忘記的,也是我。因為住在寶應,不常去揚州看她,她漸漸把我忘卻,以至后來對我的記憶也只限于4歲以前的樣子。推她曬太陽,她會很享受的問一句:“那個寶應的小孩哪去了哇,怎么不來了?”不想,這個小孩就在她身后,只不過長大了。“她上學呢,忙。”我總是了了答道,卻抑不住心頭的酸,用力握手心,努力使淚水不落下。“哦,多小個人還上學啊,你是誰呢?你人挺好的啊——”老祖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地說著,稍稍抬起了頭,瞇縫著眼睛看了我好一會兒。我,我就是那個小孩啊!你要我怎么說呢,你不相信啊,我在心里答道,卻心里越發壓抑,于是裝著打哈欠,悄悄拭去眼角的淚……
老祖99歲閉上了雙眼。在葬禮上,我似乎是麻木的,就那么傻傻站著,什么事也沒做,什么淚也沒流,只是鉆心的痛,揪心的疼……
想到這兒,我不禁低下了頭。清明又至,老祖啊,那個小孩已經長大,您知道嗎?
清明作文 篇5
一直有想寫悼文的沖動,起因是今年的這次清明讓諾感觸很多,每個人臉上除了木然就是“多余”的殘忍……笑容,你可以看見那些人穿的是那么的花枝招展,因為在那除了黑色,其他的顏色在那變的永遠是那么的多余,而彼此之間的招呼是多么的快然悠閑,似乎是在度假,是在享受節日的“快樂”。
諾感到一陣一陣的齷齪,頓然也認為節日的意義并不只于此,活著的人在死去的人面前顯擺自己的輕松,而且全然沒有想念,當然,不否認,還是有人會帶著一顆緬懷的心,去悼念自己的故人。
那上面的字是那么清晰,讓人看了肅然,而諾的感覺卻不只是緬懷,諾對于爺爺的印象真的不是很深,諾沒有太多知覺,反倒是會在意起周邊的那些碑文,年輕人旁邊總是睡著老人,父母的身旁仍是躺著孩子,就在這矮矮的常青樹叢和石板道的鋪陳下,他們就都走到了一起。
但諾卻在石板道的末路站住了,隨即就是一股情難自控的愧疚,一個和我關系不大的人,也是和我或多或少能扯上關系的人,一攤泥地上,唯一的一鑿石碑,和他的生前一樣,孑然一身,什么也沒留下,什么也沒帶走,他從未成家,只知道做他的老好人,只知道守著自己的麥田養老,也許爸說他是個守財奴,但對哥卻是慷慨的。
諾的成長中雖然沒有和他有過大的交集,只知道他是奶奶的鄉人,而我也只會很怯生的叫他一句;“舅爹爹”,而現在的諾卻有著一大段的愧疚,因為在他死去時,諾毫不知情,那是在天津的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他喝了點酒,沉沉的睡去,然后就再也沒有醒來,沒有人追究,因為他沒有兒女,沒有在乎,因為他遠在天津。
依然,諾沒有結果的嘲笑著這個世界,繼而只能在那矗立著,然后跪下,起身,走開……回來,再跪下,起身……再而又回來,卻只是跪下,因為這個世界正以他的方式嘲笑著諾,大人們訕訕的笑,諾還是有捆于世俗,只能很勉強的借助于揉腿的姿勢,深深的鞠了一躬,最后雙手合十的離開,淡淡的說了聲;“再見,舅爹爹。”
清明作文 篇6
明天就是傳統的清明節了,這是祭奠親人的日子,條件允許,能夠前往的中國百姓都會到親人的墓前祭掃一番,說說知心的話語,傾訴對親人的思念。清明的掃墓出行,已經成為政府和市民的一項重要活動。北京有幾個大些的公墓如“萬安公墓”“福田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會有很多人在這幾天集中前往,百姓們考慮的是怎樣快捷,不受擁擠;管理部門也思量著怎樣順應民意,不出問題。
我和家人也是一樣,每年在這個日子的前后幾天里,要去看望前輩。開車去的時候比較多,但為了躲開高峰人流我會早早出行:五點半出發,六點左右就到了八寶山,行禮祭祀完畢不到七點。人家剛來,我們已經向回轉了-打時間差,來回通暢。回到家或早或晚,中午找補一會兒覺。
今年啊,我又變了,這不提倡低碳生活嗎,不開車去了,坐地鐵。
昨天睡得晚了些,今天推遲一點兒,六點半出家門。
我們的兄弟姐妹沒有統一行動,他們大部分已經陸續來過了,明天還會有人來。父母和叔嬸的墓前擺滿了鮮花食品。明天是正日子,來的人肯定會更多。八寶山地區的人流比今天要多不少。
清明作文 篇7
20xx年過去了,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終于到了。
明天正好是清明節,今天,我上網查了查清明節的由來,網上是這樣說的: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郭親睦鄰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于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第二天,我們去接爺爺奶奶到郊外的山上去掃墓。一路上,奶奶還給我講了一些關于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不知不覺的,我們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爬上山,來到我死去的老祖的墳前,為老祖燒了很多紙錢和香,奶奶把做好的飯菜和水果獻在老祖的墳前,獻完后,我們大飽口服的吃起來。
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敬香燒紙錢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燃放鞭炮,嚴防森林火災,讓我們過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節。
清明作文 篇8
清明期間,下著小雨。正像杜牧所說的那樣一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們一家人也回老家,給外祖母和外祖父掃墓。
回到老家,來到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墓前,先是打掃墓碑,然后獻上鮮花。雙手合拾,低頭哀思:我想起了外祖父給媽媽講的鬼子來掃蕩事件。還好當時,日本鬼子打到我們省武漢時就投降了,如果繼續打下去,外祖父他們那一代人不知還要死多少人。雖然外祖父他們僥幸逃過了一劫,但是東北、南京等中國那么多地方的人可就沒那么幸運了。有些知道名字的英雄,如帶路英雄王二小、守口如瓶的趙一曼,舍身炸雕堡的董存瑞,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的黃繼光……還有那么多默默工作在敵后根據地的情報入員和俗血奮戰的英雄。是他們然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是他們犧牲了性命,保衛了家園;是他們奮斗拼搏,創造了新中國,沒有他們的努力戰斗,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更不會有光輝燦爛的明天。
我想,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熱愛愛國、樂于奉獻的精神、力爭能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讓我們為英雄先烈獻一束美麗的鮮花,寄托我們的哀思,激勵我們永遠向前進。
清明作文 篇9
國慶節,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清明上河園。
我們在高速路上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是根據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建造的。一進大門,哇,跟我們住的不一樣啊!里面的建筑是宋代造的,商店招牌也是用宋代旗幟做的,里面的人穿的是宋代的服裝。我們好像一下回到了一千年前的宋代。
在清明上河園,我欣賞到了許多精彩的節目,有激烈的斗雞、幽默的王員外招婿、有美妙的皇家皮影、還有壯觀的岳飛槍挑小梁王和大宋東京保衛戰……。
我最喜歡皇家皮影,她跟我看的電視不一樣,它是在一塊布后面一個人拿著皮影抖動著演出的。表演的節目是《三打白骨精》,首先拿個手電筒在屏幕上照亮,一晃一晃,好像山里的鬼魂。一天,從一塊石頭里蹦出了一個妖精,她先變成一個小姑娘,想吃唐僧肉,這時,孫悟空飛來了,認出妖精,一棒把她打死了。她又變成一個老太婆,想吃唐僧肉,又被孫悟空打死了。最后變成一個老爺爺,又被聰明的孫悟空打死了,孫悟空用三昧真火把她消滅了。我還想再看一遍。
天黑了,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清明上河園。
清明作文 篇10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踏青不就是出去玩嗎!我是很感興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時節,難得出了太陽,我們一家帶著小表弟去——白鹿洲公園踏青。
沒想到這兒的空氣那么好的!我抱著小表弟,走在軟軟的草地上,幾株艷麗的映山紅開在小路旁,給五彩繽紛的春天增添了幾分顏色!綠樹幫我和弟弟擋住了刺眼的陽光,我們在一片茶樹的下照了照片!弟弟的表情是多么可愛!可能是因為好久沒有呼吸到這么好的空氣了!微風吹拂,小草們紛紛搖動著身子,花兒們開心的笑著,風箏們自由的飛著。有些放風箏的小朋友焦急萬分的催促爸爸媽媽把風箏線給自己,有些小朋友則得意洋洋的欣賞著自己的風箏在天空翱翔!隨著春天的步伐我們繼續向前走去,一抬頭望見了幾株亭亭玉立的桃樹,這桃花象幾個漂亮的粉寶石!毛茸茸的嫩芽兒,粉色的花苞,玫瑰紅的桃花!弟弟可喜歡了!上前聞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噴泉旁,雖說這不是個音樂噴泉不過它也很美!望著望著似乎看到了幾位翩翩起舞的水仙女!有幾棵柳樹在湖邊微微擺動著!湖中幾座小船在湖中緩緩行駛!湖中不僅有船還有小朋友們的歡笑聲呢!一切都綠了!
小草、綠樹、小花、小朋友、風箏,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然而這幅美麗的畫卷只屬于春天!我愛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