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描寫母親
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層次和結構,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合理安排段落和層次,使文章的結構有條理、有邏輯。那要怎么寫高二作文描寫母親呢?這里提供一些高二作文描寫母親,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
又一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0__年的春節如約而至。今年,我們和外婆家一起過新年。媽媽說,春節就是要團團圓圓。
很快春節的傳統項目——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只見映入眼簾的是色彩繽紛的畫面,人們在歡聲笑語中載歌載舞。外婆驚喜的說:‘“今年晚會,更華麗了。”隨著鏡頭的轉換,港珠澳大橋像一條長龍臥在海面上,顯示出它的威嚴。幾百輛汽車像整裝待發的士兵整齊劃一得排列著。突然,他們像被施了魔法自己動了起來。哥哥大聲的說:“這就是中國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汽車,以后我們都不用開車了。”外公感嘆的說:“我們的祖國真的.是富足、富強了。”
可是,這些都不是我關心的方面。我早就想著今年的壓歲錢,計劃著要怎么花呢!果然沒過多久,外公就把一個大大的紅包給了我,偷偷地摸摸了厚度,心里樂開了花——比去年厚了不少啊!的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了,外公外婆的紅包年年高啊!
媽媽怎么還不給我,我都用眼睛暗示了她不少次,她該不是忘了吧。我把手伸向媽媽,媽媽笑了笑說:“閉上眼睛,馬上給你。”難道是有更大得驚喜。突然感覺手上一沉,睜開眼睛一看,是平板電腦。錢怎么在電腦里面?媽媽笑瞇瞇地說:“我給你注冊了個微信,給你發了個大紅包,等下和哥哥們一起在群里搶紅包。”哇,太棒了!我早就想有個微信了。很快我就加入了家族群里的搶紅包大戰,連原來不屑這種活動的外公都加入了進來。外公還來了句:“與時俱進,和祖國一起進步。”
是的,祖國的強大起來了,我們才能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少年強,則中國強。我也要行動起來為祖國的強大添磚加瓦。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2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體現的是我們中國人的理想愿望。咱們祖國各地的人們都會舉行各種的賀歲活動,地區不同,習俗也不一樣呢!
除夕夜,我們家每個人碗里都要留一點點飯,爸爸說這寓意著年年有余、來年大豐收。正月初一的早晨,小朋友們會穿上嶄新、顏色鮮艷的衣服,就像一只只繽紛多姿的小蝴蝶。之后,小朋友們會迫不及待地拿著一個個小袋子去每家每戶拜年,他們一回來,你就可以看到袋子里有橘子、餅干、糖果等。新年到了,長輩們會興高采烈地把一個個紅包拿出來,大人、小孩的臉上都充滿了幸福的笑容。
原本我的正月初一都是這么過的,可今年比較例外,這是個特殊的春節。新冠狀病毒的出現讓我們的春節變得不太熱鬧。為了防止感染,爸爸媽媽和我響應國家的號召,堅持不出門。那我們可以干些什么呢?我剛想著就聽到奶奶在廚房喊:“新一,我們來做米粑吧!”爸爸媽媽和我在奶奶的教學下,開始做起了米粑。我先拿一團粑粉,再把這個粉團拍來拍去,最后把餡兒放進去封口,一個米粑就做好了。不一會兒,自己做的米粑就新鮮出爐了,聞起來可真香啊!嘗起來也很糯呢!我好想把香噴噴的米粑送給在春節里奉獻的白衣天使們。聽媽媽說這些叔叔阿姨犧牲了自己的春節,正在拼盡全力跟新冠狀病毒斗爭,他們為了保護我們,奉獻了自己。我真希望我的玩具飛機可以飛得更遠些,讓它送去我的感謝!往年春節,我們家討論的最多的話題是去哪里玩,今年就不一樣了。爸爸媽媽常常討論國家對這次病毒做出的強有力的相應政策,雖然我才三年級,但是我也常常參與其中,我會因人數增多而緊張,也會因中國人的團結而自豪。
今年春節過得很特殊,但我知道新冠狀病毒這場戰斗我們一定會勝利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2020會越來越好!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3
春節快到了,我太高興了!我記得往年過春節都很有意思,我可以收到壓歲錢,還可以買自己最喜歡的煙花、爆竹,然后晚上盡情地放,這時的心情啊,別提多開心了。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吃完年夜飯后,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每當這時,我總是早早地坐在電視機旁,等著聯歡晚會的開始。聯歡晚會的節目真精彩呀!我不時的為節 目的精彩處鼓掌叫好,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嗔怪地對我說:“瞧,把你傻樂的!”小品更是為全國觀眾增添了一份歡樂的氣氛。快到12點了,我們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隨著主持人一起倒數:“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這時候,全國人民都沸騰起來了,家家戶戶更是禮花飛舞。我高興地喊道:“過年啦!過年啦!”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忙著給親戚們拜年,當然,我家也 不例外。和親戚們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常常會成為被關懷的對象,我真感到幸福。
到了大年初二,我就更應該提了,這時候我們全家就會和我姨他們一起到姥姥家去,老總是給我拿來許多好吃的,還給我壓歲錢。我真是太高興了!以后的幾天時間我們都在走親訪友,一直持續到 正月初十。
春節,太熱鬧了!我喜歡春節,更盼望著今年的春節早一點兒到來。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4
分歲“祭祖”是中華民族過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
快要過年了,爺爺打算在家里做“分歲祭祖”。爺爺拿出電蠟燭、酒盅,奶奶把燒好的飯菜端上餐桌,我也不閑著,我拿起黃酒,在每個酒盅里倒上了酒。當我倒好了酒,爺爺讓我們一家人輪流在電蠟燭前拜一拜,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么要拜呀?”爺爺耐心地回答我:“因為要向祖先行禮呀!”過了好一會兒,爺爺讓我再往酒盅里倒一點兒酒,因為我們要向祖先表示客氣。然后,爺爺叫我到門外去,只見門外有一個用不銹鋼制成的鐵盆子。爺爺從袋子取出一些用錫箔紙折成的“銀元寶”,把它們倒進鐵盆子里,用打火機將“銀元寶”點燃。不一會兒,鐵盆子就冒出了一大串火,爺爺向著火恭恭敬敬地拜了幾下,我也學著爺爺拜了幾下,表示尊敬。回到家,爺爺讓我把酒倒回酒瓶子里。然后又換上了一桌新菜,準備迎接下一批“客人”—祖先。我們再次“點燃”電蠟燭,倒好酒,拜一拜。當爺爺再次叫我去門外的時候,我發現爺爺手上拿的不是用錫箔紙折的銀元寶,而是兩只用紙折的桶!我問爺爺:“這個桶是用來干什么的?”“這是‘米桶’,你想,我們吃的米飯是要用一個桶來盛的呀!”爺爺說。爺爺將兩個“米桶”放入鐵盆子,在每個“米桶”上都點燃了一簇火,火馬上就是大了起來。接著,我和爺爺不約而同地拜了拜,又走進了家里。
分歲“祭祖”真有意思!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熱鬧的象征,是團圓的象征。
我的家鄉在徐州,這兒的春節習俗我最熟悉不過了。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套和窗簾。到處都洋溢著歡歡喜喜掃塵,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掃塵”過后,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為了讓家人們吃上一頓好的年夜飯,他們也不辭辛苦。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都開始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貼上倒著的“福”字。“福”字指“福運”、“福氣”,把“福”字倒著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的“福”字貼,更是花樣繁多,有的還有在“福”字的周圍加上壽星、壽桃、龍鳳呈祥、五谷豐登和鯉魚躍龍門等等圖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做年菜,家鄉春節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過年時家家常吃餃子,因為“餃子”和“交子”諧音,意即交在子時,正是一年的開端。過年時,人們還吃年糕,因為“年糕”與“年高”為諧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和白銀,有“新年發財”意思。還有,過年人們都吃魚,有“年年有余”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分外的熱鬧。一家人難得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
吃過了年夜飯,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過后,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來。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在這一天晚上觀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后,大家才會放鞭炮,放煙火。這樣的鞭炮聲和煙花會一直到深夜。
新年過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輩都要到長輩家里去拜年,祝長輩們長壽安康。另外,長輩還要分別給晚輩們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有“平平安安過了一歲”的意思。這一天里,同輩人如果見了面,也要說聲新年好。以示對對方的新年祝福。
家鄉的春節過得多么熱鬧啊!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對人們是多么重要。我愛家鄉的春節。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6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在這個節日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習俗: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發紅包……,而我最喜歡的,那可非放煙花莫屬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在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還沒吃完,外面就傳來了陣陣煙花爆竹聲,我心里像貓爪子撓似地坐不住了。爺爺奶奶早就買好了煙花放在門邊,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放了。我說:“快點吃啊,吃完了一起去放煙花!”,“好!好!”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們下樓來到一塊空地,首先爸爸拿了一個大的狗狗形狀的煙花放在了地上,點燃后迅速跑開。不一會兒,絢爛的煙花“嘶嘶”地像噴泉一樣噴了出來,然后像花朵一樣在天空中綻放,五顏六色,不一會兒,噴出的煙花還“噼哩啪啦”地在空中炸了起來,映紅了半邊天空。接著,爸爸叫我放一個煙花棒。我心里有點害怕,不敢抓這個棒。爸爸在旁邊不停地鼓勵我說:“只要握緊棒子尾部,頭部朝前上方,就可以了。”爸爸點燃了引線,我緊緊地握著棒子,不一會兒,只聽見“嘣”的一聲,伴隨著煙花棒的顫動,一顆煙花像炮彈似的噴了出去,煙花噴的時候還在不停地炸著,而且噴得又高又遠,每隔兩三秒就會再噴一個煙花,我數了數,一共噴了6次。我覺得這個很好玩,我又放了好幾個。后來,我們還放了許多形狀各異的煙花。
雖然外面有一點點寒冷,但是我覺得放煙花是非常快樂的。煙花是美麗的,也是瞬間的,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我們要好好珍惜,否則就會像煙花一樣稍縱即逝。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7
大年的初四,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天氣暖洋洋的,柳枝由硬變軟,由黃變綠,流露出一絲春天的氣息。我們一家人去夫子廟觀燈。夫子廟的燈會早在明代初期已有了觀燈這個習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距當時的史書記載: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的元宵節,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相傳為一代盛事。“秦淮燈船之盛,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柱畫欄,綺窗絲障,十里珠簾……直到今天,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仍然有元宵燈市的習慣。現在的`夫子廟的燈市燈會是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特別是元宵節那天晚上去夫子廟觀燈的人會多達幾十萬。
我們離燈市還很遠的時候,就已經看到燈市中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花燈懸掛在空中。走進燈市,各種各樣的花燈,熙熙攘攘的人群,加上賣燈的吆喝聲,熱鬧極了!今年是牛年,表現牛的燈,式樣特別多,有大有小,有的牛燈頭昂首向上像是在高叫,有的前腿后扒,后腿后蹬,翹起尾巴,向前撲去,表現出牛的巨大力量。我買了一頭小金牛燈,它身上披著一層金光閃閃的“牛皮”,翹著牛角,一條細長的尾巴撅在后面,讓整個牛顯得十分威武。燈市里,除了牛燈以外,還有活潑可愛的兔子燈、神奇十足的老虎燈、頑皮的卡通燈……荷花燈也是很引人注目,含苞待放的“荷花”上趴著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青蛙”,仿佛在荷花上睡覺呢。
游玩夫子廟,讓我過了快樂一天!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8
大年初一,吃完餃子,姐姐就梳妝打扮,穿上新買的衣服,把皮靴擦得亮亮的,像是要出門。我好奇地問,“姐姐你這是要去拜年吧?”
姐姐笑著說,對!”我心里想,姐姐大概是去奶奶家拜年吧,于是我高興地說,“我也去!”姐姐同意了。
我高興地跟在姐姐后面走著,到奶奶家門口,姐姐沒有停。到了朋友家,姐姐依然往前走。姐姐到底要去哪?我正納悶,姐姐把頭轉了過來,對我說,“我要見一個我最尊敬的人。”
我跟著姐姐拐過了兩條街,來到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宅院。姐姐上前輕輕扣了扣大門,門開了,從里面走出一位老爺爺,老爺爺看上去很慈祥。他把我們讓進屋里,搬出了兩把椅子讓我們坐,還拿出糖果和糕點給我們吃。房間里面的陳設非常簡陋,一張床一個鋪炕,幾把椅子,一張桌子和一張已經掉了漆的寫字臺,寫字臺上放著許多書本,和一本半攤著的書,看樣子像是剛才看的。姐姐很親切地問候老人:
“又是新的一年了,您過得好嗎?”
老人慈祥地說:
“很好,我經常到公園里去晨跑,打太極拳,身子骨也挺硬朗。”說著,老人驕傲地向我們伸了伸手臂,惹得大家會心一笑。當姐姐提到自己的工作時,老人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解地問:
“姐姐,那個老爺爺是你什么人啊!”
姐姐笑著說:“他是我小學時第一個老師呀!”
喝水不忘挖井人!突然間,我好像明白了很多很多……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9
在這個少雪且漸溫暖的季節里,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墻上新買的掛歷,數著本世紀最后一個春節臨進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失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炎,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預期說看書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的關口。
泛泛的祝賀一下,說幾句刺舊迎新的吉利語,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說說今年的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而恭維的掌聲。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戴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方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里,我們奮斗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回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
新年是時光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第一個里程碑。這一天,我們更多的是才航向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把手,以神秘的夢幻和五金的快樂“誘惑”著我們。于是,我們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返顧地風雨兼程了新年總是在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黃昏,還有青石小路上的煙雨蒙蒙,春風里一碧萬頃的麥田……
是的,盡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虐呼嘯,但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為了那不滅的希冀和美麗的憧憬,我們還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的心情,真誠的喊出來吧:“新的一年又到來了!”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0
今天是除夕,吃過早飯,我自告奮勇地幫爸爸、媽媽貼對聯。
媽媽弄好了漿糊,我們先貼大門上的對聯。來到門口,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對聯就往門上按,爸爸說:“別急,別急,這對聯可是有貼法的。”我放下對聯,很是納悶:“對聯貼在門上不就行了,還能有什么貼法啊?”爸爸說:“對聯分上聯和下聯,也就是當你面對大門的時候,上聯應該在我們右手邊,而下聯在左手邊,橫批也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貼。”
“噢,原來是這樣。”我拿起對聯看了看,又犯了難,“那怎么知道哪是上聯,哪是下聯啊?”“上下聯的區別一般是根據對聯的最后一個字來判斷的,最后一個字是仄聲的為上聯,仄聲一般指三四聲,而最后一個字為平聲的是下聯。像我們貼的這副對聯,‘福來平安地’就是上聯,‘財進幸福家’就是下聯。”媽媽一邊幫忙一邊跟我解釋著。“貼個對聯還有這么多講究啊!媽媽,你怎么知道這么多?”我好奇地問。“從網上查的唄,你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上網找答案。”媽媽笑著回答我。
貼完大門的對聯后,屋門的對聯都是我安排的位置,還另0說,這現學現賣也管用,一個也沒弄錯。屋門也貼完了,爸爸開始貼“福”字。咦,爸爸怎么這么粗心,把“福”字都貼倒了?我大叫:“爸爸,爸爸,你弄錯了,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沒錯,福‘倒’福‘到’,這不過年了,福就到了嘛,哈哈哈!”原來是這樣啊,我又長了一點學問。
今天我還真學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媽媽約好了,明年我們還一起貼對聯。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春節這一天,這一天不僅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而且還可以看最讓我期待的煙花了。
大年三十,爸爸媽媽都忙著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我也跟著忙活起來,一直把美味的飯菜端上桌,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年夜飯。因為吃過年夜飯后,春節的重頭戲——放煙花就開始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各樣的煙花,和媽媽來到后院。我選了一個“蘑菇炮”,拆開包裝紙,小心翼翼地點燃引線,“滋”地一聲,火花四濺,頓時“蘑菇炮”像一把金色的“大傘”在地上打轉。媽媽說:“你的蘑菇炮真美呀!像孔雀開屏一樣。”然后一向膽小的媽媽也在我的煙花里找了一個“蘑菇炮”,小心翼翼地點起來,可她試了幾次,都沒點著。我笑著鼓勵道:“媽媽,你不用怕,大膽一點。”最后媽媽終于點燃了煙花,看著地上燃放的燦爛煙花,我和媽媽都笑了。
這時候,放煙花的人越來越多,有的煙花像梅花一般,在地面飛快地旋轉起來;有的煙花像金菊一樣,在半空盡情綻放;還有的像火箭一般,沖向天空,炸出美麗的彩虹。一瞬間,天空成了煙花的盛會,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美麗極了!我們一家人紛紛叫好。
每當過年放一次煙花,就代表著我又長大了一歲,也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新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比以前更懂事。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2
年味是什么?
“香噴噴的烤肉,剛出爐的烤鴨,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蘆,脆甜脆甜的大紅蘋果……”寒冬臘月的早晨,集市的商販們賣力地用吆喝聲驅散了冬日的嚴寒。從那些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中,從那些香氣四溢的美食中,從大街小巷那喜氣洋洋的歌聲中,從那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年味漸漸濃起來了。
小年的頭一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來到集市上選購過年的食材和用品。我們先來到瓜果蔬菜區。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令人目不暇接。只見幾個白頭發的老奶奶,戴著老花鏡,在那精心地挑選著,不時還相互交換著意見。這時見一個年輕的叔叔走了過來,他拎起一袋蘋果和一袋土豆就扔進了購物車,果然是高效率啊!我們精心地挑選完蔬菜水果,隨后就來到零售區。這可是我的最愛!我迫不及待地拎起一包包零食快速地扔進購物車里,生怕晚了爸爸媽媽會后悔。我偷瞄了他們一眼,只見他倆無可奈何地看著我。哈哈,我暗暗地高興,心想著過年可真好啊。
接著,我們來到了賣福字對聯的地方。各式各樣的春聯,福字,門神,年畫,紅包,好像一伸手就是新年似的。經過我們耐心地挑選,終于選到了一幅既精美,又富含美好寓意的對聯。這時我被一個五彩的中國結所吸引,這個中國結不僅色彩多樣,而且造型也很別致,在眾多的香囊和中國結當中是那么的與眾不同。買到它,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購物車被堆得滿滿的,我們心滿意足的來到收銀臺結賬。人們有序地排著隊。雖然內心焦急,但正因這喜慶的日子,也都從容地等待著。
年味是什么?我想年味是洋溢著歡聲笑語的聲音,年味是撲鼻而來香香甜甜的味道,年味是團團圓圓擁有美好祝福的幸福日子。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3
每年春節我都會在家里。腳步把距離在時間里面拉近到眼前。灰蒙蒙的城市在過年喧鬧的燈光下也顯得格外喜慶。除夕夜刺鼻的爆竹聲隨著電視上不謀而合的倒數聲在每年的年夜飯里的回憶里反復出沒,提醒著自己曾經在有院落有竹林的鄉下過年的歲月。那個時候的自己還和一些個表兄妹在一起,乖乖地站在長輩們的面前,等著即將摸到我手的紅色的壓歲錢。
年是一種法力無邊的神物,能夠使全球四分之一的人群都在同一時間段在超市擠成活動的烙餅。今年春節,簡直跟仲夏一樣熱得不像話。陽光粗暴地刺進瞳孔,使我隱隱約約好像見著了那個令人廣為流傳的令人膽顫的“年”。
“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慵懶的聲音逐漸隱去,提早打燃的鞭炮發出的聲音代替了這個以烘托熱鬧場面為中心的故事的講述聲。
一群人聊天才算熱鬧,夜夜笙歌過年太棒!小伙伴們點燃宋朝就開始制作流傳至今的火藥鞭炮,鞭炮跟火柴棒被火燙著后發出的歇斯底里與那濃重的煙霧如出一轍。閃著亂墜的熒光和火星,我真的有那么一霎時認為會有小孩捏著耳垂大哭大鬧地丟下鞭炮哭爹喊娘。
跑到廚房,咕嘟咕嘟地喝水。那曖昧的色彩潑灑地肆虐,仿佛已經燒到了喉嚨。才急著用涼開水解決喉嚨里面不為人知的囂張的干涸。
躺在床上的時候,腦子里面斑駁地重現出熒幕里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節目。我或許是個奇怪的人。覺得魔術師的大眼睛好美,相聲演員的腿好短,歌手的頭發有點怪……可這并不算什么。畢竟在這二零一四年的開始,有誰會去怪一個延續中華民族多人的傳統的小姑娘,在看春晚的時候,注意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呢?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4
道別上一年的喜怒哀樂,迎來新一年的欣喜歡聚,終于期盼家人團聚的日子來臨。
除夕的下午,我將父母交待的事辦完,探出窗時,映入我眼簾的是親朋好友在樓下圍坐,他們之中有屢屢升起的煙的場景,而且一股烤肉香味也隨之而來。我有點耐不住香味,便緩緩走下樓梯。
我逐步向他們走去,眼前的大家正歡樂地燒烤。這時我心頭有了點嘴饞,恨不得立刻抓起一根往嘴里塞,可是這些畢竟不是我的成果,怎么能吃的安心。
我便環顧了周圍,尋找放置燒烤材料的地方,在一張桌子上發現各種各樣的燒烤材料:有魷魚,羊肉,雞翅,雞腿……我精心挑了一串易烤熟的雞翅,然后把雞翅直接放在烤架上,而這時一位叔叔把雞翅取出,然后熟練地在雞翅兩邊劃了幾刀,又放到烤架上繼續烤。他這時對我說:“烤雞翅首先要在雞翅兩邊劃幾刀,這樣里面的肉容易烤熟。”我聽完這句話,稍稍點了下頭。
此刻,他拿了一串羊肉串遞給我說道:“烤雞翅還有段時間,您先吃吃我烤的羊肉串吧!”我心里頓時有點沾沾自喜,但又有點不好意思,心想:他也許還沒吃就先讓我嘗嘗,還真得謝謝啦。我因此拿起它嘗嘗,說道:“叔叔,這羊肉串真香,挺好吃的。”話音剛落,他對著我微微一笑,又繼續幫我烤雞翅。
不久,我便吃到屬于我自己選擇的雞翅,也是同樣的美味。漸漸地天暗了下來,燒烤也暫停了下來,大家又圍坐一起吃團圓飯。
我也坐下來,拿起手中的筷子向桌上的美味佳肴夾去。團圓飯吃完后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
今年的除夕有著別樣的味道,而帶給我新的體會,讓我在新的一年里享受新生活。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5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代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6
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里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里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降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啊!
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高二作文描寫母親篇17
春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得意洋洋。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直到今天,我還浮光掠影。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視線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平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趕緊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蒞臨我們家了。春節帖春聯有喜慶、財氣、不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我想:這紅燈籠難道不就代表著我們祖國的相貌在一日千里地變化著嗎?
晚上,該是吃年夜飯的時分了。廚房里洋溢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富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間有一條魚,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們也都到了,歡歡欣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樂道地品味著年夜飯。爸爸媽媽笑容滿面地招呼著客人。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里充溢了幸福的氛圍。
吃完飯,外婆來分紅包嘍!我們家有一個小商定,小輩們拿到了獎狀,不只有紅包,還會有其他獎勵。今年,我被評上了“三好學生”。外婆就分給我一份紅包,還送給我一只精巧的文具盒。鼓舞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果更上一層樓。小孩子們都收到了紅包,臉上顯露了絢爛的笑容。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翻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沉醉其中;那漂亮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非常有意義。我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好!
